置顶

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_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怎么写

作者:hacker | 分类:doss攻防 | 浏览:192 | 日期:2023年03月24日

特稿的特稿介绍

而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这样定义特稿:“特稿旨在娱乐或以侧重讲故事来提供信息。”获得首届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在论文《为故事而写作》中提出“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的观点。在甄别一篇报道是否为优秀特稿的时候,普利策评奖的条件是:“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

特稿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究竟靠什么赢得受众的青睐?除了故事化的形式和受众的审美、阅读的期待心理等外在因素,特稿它在题材选择、表达方式上又有不同之处: 纪实特稿首先要是新闻,但又一种有别于通常消息、报道的特殊的新闻。特稿是一种新闻故事,又是带故事的新闻,它与一般的通讯相比较,篇幅更长、最接近文学。它所涉及的人或事物比较复杂,同时有大量的细节和情感穿插在其中,对文字要求也很高。

特稿就是把身边闯进了你的生活的百姓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离奇古怪、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看似平常经过提炼又不平常的人和事,用特别的笔法,生动的语言,写出别具特色情节的,让人看了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真实故事的稿件。

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中指出:“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个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 《华西都市报》的创始人、前总编席文举是当代中国特稿(他当时叫特别报道)的“催生婆”;张建新就是特稿走红的第一功臣。他曾任《华西都市报》编委,并长期担任特稿部主任、“特别报道”主编,对特稿特有研究。

张建新认为纪实特稿的“特”在它的文学包装上。新闻特稿具有可读性和故事性,就需要作者按照读者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运用文学手段来包装新闻特稿。通讯与新闻特稿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不同之处,二者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新闻特稿更强调可读性和故事性。而可读性和故事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文学手段来包装。新闻特稿运用和借鉴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和事件,比通讯借鉴和运用文学艺术手段更彻底、更集中、更广泛。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讯与新闻特稿是不相同的。在保证新闻特稿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我认为,文学的各种手段都可以用来“制作”包装新闻特稿。 第一,真实是新闻纪实作品的生命。首先,从真善美的美学意义上讲。一切精神产品,包括新闻纪实作品,最高境界都是追求真善美。其次,新闻纪实作品只有真实,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再次,人性的共性与复杂性决定新闻纪实作品要强调真实性。总而言之,不论是从追求真善美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也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最高境界出发,还是要使你的作品有震撼力,令人信服,都必须强调生活的原生态,必须写出人性的共性与复杂性,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有震撼力,才有冲击力,而要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始终要把真实性放在第一位。

第二,深入采访是保证新闻纪实作品真实性的唯一途径。要保证新闻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唯有深入采访,没有其它捷径可走。首先,采访以前一定要准备充分。在确定一个采访对象后,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背景和外围材料,然后拟定采访提纲。其次,要多方采访,多侧面的采访。《人民日报》的几个记者在兰考实地采访了两三个月。徐迟这样的大作家写《歌德巴赫猜想》,在中科院跟着陈景润采访了几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他是花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力度才写出那么优秀的作品。因此,经典的东西,流传于世的东西,是花了大功夫费了大气力的,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写出一个经典的东西。

第三,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提炼文章的立意与意境。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提炼文章的立意与意境,才可以保证文章的新锐和视觉冲击力。所谓“新锐“,“新”就是新鲜、生动,“锐”就是小而尖,像刀子那样蛮尖蛮尖才有杀伤力。“视觉冲击力”这个词是一个文艺评论家针对《知音》,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第四,题材要有张力,要能以小见大 。特稿打动人心的地方首先表现在题材选择方面:从小处着手,将时代背景下的大问题以微观角度来剖析,纵深的看,注重新闻的题材与时代背景的结合,避免空泛的说教。如《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的创刊号文章《最后的粪桶》是以了解返城知青生活状态如何的大背景下讲述北京返城知青掏粪工人的生存状态,报道真切地表现了为都市喧嚣与冷漠所遮蔽的善良情怀,以及他们的自尊与敬业精神,引起很大的反响。选择读者真正关注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发掘报道题材,表现 “小人物,大问题”,在题材选择上着重具有普遍关注、具有普遍阅读兴趣的题材,人物很小,但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很大,社会辐射力很强。作为特稿的选题,首先它应该是新闻,是鲜活感很强的东西。其次它最好是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典型事例。不管是新闻事件还是爱心故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的新闻事件入手,以小见大。如在反映房地产市场的有待规范的问题上,可从普通老百姓的买房故事落笔,这样可使报道有了亲近感,拉近了报道与读者的距离,变抽象为具体。

关注人群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从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命运故事,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中寻找特稿题材,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这些人或事在特定时空中呈现出“不普通”就纳入我们特稿题材的视角。题材选择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型需求,“这种需求体现为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媒介上丰富的生活细节间的互动。 ④”这样的特稿才能打动人心。如普利策特稿奖作品《土地上的生活:一个美国农场家庭》,文章通过描写一对农场主人四季生活、工作,讲述了在美国“农业危机”的大背景下农场主人的生活变化及影响,将抽象的农业危机和具体的农场主人柴米油盐的生活紧密联系,没有罗列数字和专家观点,只有对农场主人客观的描述,却给人以无穷的思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同情。这便是题材选择的精妙之处。

一般说来,适宜采写特稿的新闻题材应该具有足够的内在张力——新鲜、重大、有针对性、有深度。所以在题材选择上,特稿记者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重大政策的出台及反响,还是衣食住行状况的微小变化,一些突发的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新闻背后的内幕情况,曲折动人的新闻故事,引人关注的人物命运,旧闻中新发现的新闻以及有新意的法制案件的告破,特稿记者都应该纳入自己的选题视角内,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新闻事件中的独特之处,写出有反响的稿件。

第五、纪实特稿要有特色的表达,要能讲好故事。特稿写作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同是:重视细节写作,精彩传达事实。细节是特稿的主要事实,逼真描写细节,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白描,生动、传神地传达事实的真相,给受众营造想象的空间,深深地打动人心,这正是文字的魅力,纯粹图象的报道,绝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借助文学的手法,但没有超越新闻真实的范畴。细节描写比直接用概括性语言效果要好得多,如《南方周末》刊登的特稿《盲艺人的乐与路》中的一个细节描写:

“药成江把几张纸币对着太阳贴在眼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又把它递到张庆林手里,张庆林一张一张地摸过,又传到陈玉文手里再摸了个遍才递回来,药成江解开棉衣扣子,把它们揣进贴肉的口袋里…” 这一系列的动作:看、摸、传、递、解开、揣进,体现了盲艺人对钱的珍爱,还有盲人的动作特点,非常的传神、到位。这个细节远比“盲艺人对钱十分珍惜啊”这种概括性的语言要生动传神。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

特稿写作是如何重视细节表现的呢?首先体现在细节的选择上,特稿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是为主题服务的,“用来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细致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特点,增强报道的现场感。⑤”精彩的细节描写,在经典的特稿作品中很容易找到。譬如,《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一所大学》中写到麦卡锡是如何节俭时:“她的《圣经》已经破烂不堪,她就用透明胶将它粘住,以防《哥林多书》掉出来。”⑥这样的描绘令人惊叹:一个生活如此简朴的老人,却将15万美元的巨款都捐给大学,她的心灵是多么美丽。其次,细节描写有层次递进,特稿中选用具有递进关系的细节反复加深印象,就像爱剥洋葱头一样层层地剥开,事实也在这层层递进中凸显出来。再者,细节必须是准确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任何一个不准确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整篇文章的可信度。特稿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切记要尽量还原现场,不允许想象,少用形容词,应当用最准确的动词,准确、连贯的动词对细节的生动和传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细节是冷静、客观的,作者的感情一般隐藏在细节之后,而不直接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藏舌头”的方法,通过细节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实现事实让细节说话。

特稿写作跟一般的新闻写作不同:一般的新闻写作目的很单纯,就是告知,但特稿给人的不仅仅是告知,它要审美,要引起你的感情的波动,产生阅读上的快感和情绪上的共鸣。要形成这种快感和共鸣就必须借助一个好的表达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受众。而这种非虚构的故事化形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故事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人的现实行为有意无意地受到所接受的故事的影响,是对故事的模仿,响应,回答或反叛。⑦” 而小说是作为故事“最能满足人们将生活与艺术紧密结合之愿望的文学形式。⑧”这不难解释2003年度普利策特稿类获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读起来象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特稿中采用小说的叙述格式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平淡,通过埋伏笔,设悬念抓住读者。特稿的标题制作和文章开头的五六百字一定要使读者产生阅读惯性或阅读悬念。如特稿标题《世纪末的弥天大谎》就使读者有阅读欲望。特稿是新闻的展开,这种展开必须借助文学或小说的手法为整个叙述搭起一个好的结构框架,它可能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开头,也可能有意安排一个戏剧性的开篇,亦或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总之特稿的开头不会象消息的导语只有一个模式,只有一种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对于特稿而言,必须在准确基础上达到完美、丰富、多维度、立体化,通过重视细节的写作,悬念的设置,小说的形态讲好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这也是特稿打动人心的地方。

第六、纪实特稿要有价值追求,要有灵魂。信息的价值就是新闻的价值。特稿是长文报道,它不象消息,消息的信息源可以是单一的(如简明消息),而特稿是深度报道,就不能只有一个信息源,它必须是多源的,做到告之以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事态信息、情态信息、意态信息的多层次实现。“新闻价值主要是一种认知价值,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的核心就是为主体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和完善,提供最新的、真实的信息服务。⑨”而特稿也与其他新闻文体一样也是提供真实的信息服务,不同的是特稿提供多维的,多层次的信息服务。首先是事态信息的感知,受众通过阅读特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即获取事态信息是接受主体解读新闻文本最基本的需求,可以称之为知事。满足了这一需求,新闻文体实现了它最基本的价值——表层新闻价值。显而易见,特稿具有告事的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对特稿的事态信息的感知实现表层新闻价值。其次,人们在阅读特稿,不仅仅是为了解事实,他还有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希望从特稿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满足,这就进入了文本内层价值的实现——体验情感信息带来的种种感受。前面所言特稿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它能动之以情,这个情便是情感共鸣,情也是读者获得的情态信息。情态信息的表达与传播,感受与体验,使特稿这一新闻文体成为记者和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内层新闻价值通过情态信息的体验来实现。再者,意态信息主要是指蕴藏在新闻事实中的潜在道理,特稿以其故事化的形态、丰富的细节,不知不觉地传递着这些道理,读者可从特稿文本的事态信息,情态信息中,读出暗含的观点和思想,体悟出看不见的意图和道理,这便是晓之以理,也是深层新闻价值的实现。特稿通过深入、详尽的叙述,能够做到事态信息、情态信息、意态信息的多层次地展现,实现新闻价值的不同层次的实现,达到告之以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也是特稿的魅力所在。(其中表层、内层、深层新闻价值的概念是杨保军先生在《新闻价值论》中提出)。

特稿,以什么打动人心?特稿以其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主题;通过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运用立体化的报道手法,告之以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其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是新闻文体中的新宠。但是特稿不是虚构的故事,它不是小说,它永远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向读者娓娓道来的一种新闻叙述方式。 其一,即兴寻找。根据自己对特稿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在信息的海洋里广泛搜寻特稿线索。可以从当地报纸(特别是晚报、都市报等)的新闻(特别是社会新闻)中“淘金”,也可以从本地电视、电台的新闻节目和新闻网站中筛选“题材”。更可以把视野从本地扩展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那么,捕捉特稿线索的能力就会更强,采写特稿的天地将会更宽广。

其二,有目的搜寻。每一个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新法规的颁布,都会形成相应的报道焦点。如重大活动、如奥运会闭幕前夕、重要事件如“五七空难”发生后,那些新的金牌得主或受害者家属、抢险队员等,就会成为新闻人物,如果你带着目标去搜寻相关特稿报道线索(父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启蒙教练等),一定会收获很多。

任何一部新法律颁布以后,在施行初期都会产生一些新情况、新故事,在这个时候,这些新情况、新故事就可能采写成一篇优秀特稿。 因为纪实特稿题材难寻,采访不易,且写作起来非常严谨,编辑要求相当苛刻,故其稿费也相应较高,普遍的稿费标准是每千字,从200元-2000元。一般的杂志,在不要求一稿一投的情况下,稿费便是千字200元起价;如果要求独家首发,则稿费标准为千字500-2000元,而且还是税后。在众多刊发纪实特稿,并大尝甜头的报刊杂志中,《知音》、《家庭》两家杂志,以及《华西都市报》,都是1000字1000-2000元。《婚姻与家庭》、《前卫》等杂志是1000字600元……

除此以外,更有不少报刊还对特稿作者有额外的待遇:《知音》国内版一般稿酬每千字1000元,每期参加评奖,如获读者好评,该刊另外支付1万元的提名奖,年底再从全年的提名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对一年内在《知音》上稿三篇优秀纪实稿件以上者,杂志社将适时安排东南亚笔会和北美洲、欧洲、澳洲笔会,同时可以成为签约作者。

《华西都市报》也每年两次组织作者参加国内和欧洲笔会,笔会产生的所有费用由报社全额报销。

知青岁月 | 投亲靠友插队洪湖

原创:陈传厚

我的路在沙滩上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寒冬夜晚,我肩挑着一副行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地跟在一位老农后面,深一脚浅一腿地在沙滩上颠簸,前方看不见路,更不知何方是目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挑担,尽管最重的书箱已放在老农的担头,但不堪重负(其实不过 20 多公斤)的我却早已是汗流浃背……

上午在登船的码头上,九大闭幕的广播不厌其烦地在催促着我的行程,两侧江岸熟悉的高楼依依难舍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极少有同学知晓我去了哪里。

数番潮起潮落,文革开始两年后,一中校园又进驻了工作组,不过这次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毛主席派来的亲人,理所当然地接管了江城久负盛名的新一中革委会。无论是曾经以保卫毛主席的名义痛打地富反坏右与反动学术权威的三字兵,还是曾经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狠批党内走资派的造反战士,更不用说逍遥于运动之外的游离者,均面临着一个不容选择的毕业去向:上山下乡。

在内定的方案中,按对口黄梅县不同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由高向低分为三等:小池口、孔垅、濯港,按每位学生的家庭出身进行分配,这是我听一位分配小组成员私下透露的。个别例外的是高干子女均内定参军或内部安排,当时开后门尚未成风,称之为“革命需要”。不对头哦,难道文革初盛行的血统论未被批臭,在文革尚未结束时又借尸还魂了?原来人民共和国的有限资源常常只能为有限人所享用,真正能达到大众共享的时候其实只能寄期望于无限遥远。这个道理是过了半个世纪后才悟出来的,半个世纪前的当时却想得很简单,既是接受再教育,无论何地,无须在意,在未知的将来、未知的陌生地,只求能有几位知根知底情趣相投的战友共同生活,这个选择可以有,因此去串连。

分配发榜的那天,我的名字被孤零零地丢在濯港的一个陌生的知青小组,怎么会是这个结果?事前未有点滴预感与告知,事后未有任何解释与宽慰,这是怎么了?可又无处可诉无人可述,一扭头,我悄无声息地走出了校门,与同学不再联系,这一走就是半个世纪……

三年前我也曾被孤立被歧视过,文革初始时,在各类讨论会上不经意的发言,被整了黑材料。当工作组被驱赶,黑材料付之一炬时,我不在场, 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全不知晓,只是事后被告知。我没有挨整,也就不需要平反,我只有过那么一星半点的庆幸,从未想过追究。我原本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无论在与不在,去了何处,波澜不惊,无声无息。

在家人的劝慰下,我选择了投亲,到我四哥工作的洪湖县一个公社插队落户。那是一个尚未与武汉各中学建立对口关系的点,我只希望一个人在没有任何人竞争的环境中,努力争取一个出头的机会。四十多年过后, 我在网上得知那些昔日的战友点滴信息后,才得知其中有人仍然在文革后期参与运动,并受到牵连或追究。如果我未被抛弃,也会一样地参与, 也会有同样的羁绊。那么我能庆幸吗?回答是自然否定的。虽然曾经被抛弃,却没能被抛弃同样的厄运,在那个年代里,我无法庆幸,无法规避, 在劫难逃。

慢腾腾的小火轮靠近洪湖县码头时已是夜晚,没有预想中的灯光, 只是一片望不到尽头漆黑一团的沙滩。原来洪湖县政府所在新堤镇并不临近长江,经过一条小汊弯才能到达。涨水时,小汊弯可与长江主航道连通, 枯水季节就露出大片沙滩,船舶无法行驶,乘客只能步行。一筹莫展之时,一位老农乐呵呵地愿意与我同行,并将我的书箱放在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他的挑子上。这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洪湖县府场镇老人的面孔,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他是我走向 社会 人生的第一位带路人。

我的桃源在赵家台

我去的小队,赵姓居多,昔日叫赵家台。村边一条青青的小河蜿蜒着, 远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闲置水田。这条曾被我无数次吻过也无数次梦回的青青小河,是小村的饮用水源也是耕作时节的交通线,这条小河清澈见底, 两岸柳枝婀娜,时有青蛙鱼儿 游戏 ,时有妇女洗衣涮菜,养育得岸边的青壮男儿个个英武强健,出落得屋檐下的姑娘媳妇人人俊俏灵秀。

由于只有我一个知青,生产队就没有起知青小屋的打算,将我安排在一家农舍,当家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知书达理干净利落,平日不出工,每天在家侍奉老奶奶,操持家务,我叫他赵妈,其丈夫为镇上医生, 家境较一般村民富裕,家有四间土砖瓦房带一间厨房,除堂屋外,赵妈夫妇一间(赵医生不常回家),老奶奶一间,她独子鹏程(大名赵光武) 一间。我来了以后与鹏程共睡一床,小伙子见了我很是兴奋,当夜在床上扯着我聊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赵妈说了,以后天天顿顿就在我家吃,不用去各家吃百家饭,也不要生产队的补助。我很清楚,生产队那点微不足道的补助, 根本不够我每天一斤半米的消耗,还有每餐的菜变换花样,比谁家的伙食都要丰盛。小队每家人都说,你住在赵妈家,是最有福的人了。刚刚过完年,农活不忙,白天干点轻杂活,晚上各家各户的年轻男女都来串门, 赵妈也时不时地来插个家常话题,真有一种他乡遇亲的别样滋味。

可惜集体化的农民农闲的生活是极其短暂的,生产队青壮年男劳力被派到百里以外的新滩口大堤筑堤,原本没有安排我去,我自然不甘心留在赵家台与姑娘媳妇们一起。当时整个公社没有一台拖拉机,镇上倒有个农机站,我数了数,不过10台 20匹马力的柴油机。浩大的工程全凭农民的扁担与铁锨,成千上万的农民自带粮食和棉被,在工地就地取材, 搭芦席竹棚,就地铺草打地铺,不要国家一分钱。这是全世界也不曾有过的事情。

每天12个小时超负荷的劳作,瓜菜就饭的一日三餐,一回到工棚浑身散架似的躺在地铺不想动弹,从未有过做梦的时间,每天总是在提心吊胆的起床广播声催促下,忙不迭地摸黑找到箢箕与扁担。难得遇到下大雨天,几个年轻人跑到数里外的河塘野沟,欢笑着赤脚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摸小鱼,带着满身的泥水,顾不上擦洗干净,捅开灶火,煮沸一碗鱼汤, 生拉硬拽地将极不情愿的我从暖烘烘的被窝里拖将出来,与他们分享这顿来之不易的牙祭。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美味佳肴,至今难忘。

在工地上,我的穿着有意向农民靠齐,一件小毛领的破棉袄,腰间扎一条草绳,皮肤也晒成古铜色,但鼻梁上的眼镜却将我与同行们分开。同样是一对箢箕,我的担子里总会比别人少了几锨土;同样是一样大的饭碗,我的那一份总要比别人高一些。在午间小憩时他们总喜欢围在我的身边,拿我身上每件东西寻开心,那副眼镜常常被他们当作取乐的玩具。有一天在上工的广播催促声中,我四处摸索也找不到眼镜。

我第一反应:肯定是有人在恶作剧,不要紧,用不了多久自然会出现的。但随后的事态严重了,有五六个人同时认定是睡在我旁边的鹏程所为,逼他立马交出来,鹏程坚决不认账,有人提议立马搜查。我当即说,想起来了, 是我半夜上厕所时不小心滑落掉粪池了。还有人不依,要天亮后去掏粪池,我说太脏了,就是掏出来我也不要了。从那天起,在农村的三年多里, 索性不戴了,从此在外表上与农民基本同化了。过些日子,当地农民掏粪池时,队里有人还不甘心地去打听眼镜的下落,我当然不去关心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人的适应能力会随着人的信念而成正比例地增强,堤坝一天天地缓慢地增高,但我感觉还不如我长得高长得快。爬上堤顶,极目楚天舒。看到大堤下蚂蚁般的人群穿梭不停,就像看见了千万愚公在移山,这些可敬可爱、来自 社会 底层的农民乡亲们啊,用他们的身躯与血汗筑成了共和国的百年大堤。

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呼救声,我丢下扁担,跑近一看,原来是同队的典达哥,仰面倒地,双手握着一段裸电线,不停叫着“麻、麻”,旁边人不知所措。我判断是触电了,用手背碰了碰典达哥的手,又碰了碰裸电线,确实有股强烈的电流感,但尚可承受,心里有底了。我用双手将典达哥的手指逐一掰开,再将他扶起,并无大碍。原来是一根高音喇叭线,因支撑杆倒塌而坠落至堤坡,人手握住后有吸力,加之精神恐惧,无法自我解脱,其实只是一场虚惊。没承想此事被小队人传开,还惊动了公社广播台,当作舍己救人事迹来宣传。

农民外出做活过的是集体生活,全小队20多人,生活费200多元全由副队长昆达哥掌管。昆达哥极其老实,精于农活,不善言谈,其言听计从的最好伙伴洪达哥,精明练达,谈吐不凡,曾经做过大队会计,因四不清而下台回队参加劳动。一天,不料最悲摧的事发生了,生活费不翼而飞, 小队好似塌了天。当晚公社老书记来到我们工棚亲自抓阶级斗争新动向。因为一切迹象表明,问题出在内部,老书记先是申明大义,主张避重就轻, 声明只要主动交待决不追究。会场出现10多分钟冷场后,老书记直接点我名,叫我先谈看法。其实对此事我已胸有成竹,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说:“在工棚里,只有三人可能知道生活费存放的地方。第一人是炊事员,刚发的柴菜油盐费是在当天白天,而发现失款时是在第二天的起床时,由此推断作案时间应为夜间睡觉的时候,我们知道炊事员睡的地方离昆达哥较远,不具备作案条件,基本可以排除;第二人是副队长自己,由于失款的后果最终还须本人承担,监守自盗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 第三人就是洪达哥,最受副队长信任,帮助昆达哥记账算账,知根知底并与昆达哥同睡墙角,作案最方便,嫌疑最大。”

其后,老书记挨个叫人发言,有一半人表示,不能确定怀疑对象, 另一半人表示认同我的说法。最后老书记再次表示,不以今晚会议定案, 仍寄希望于个人能自动坦白交待,既往不咎。第二天清晨,我照样是磨蹭着最后来到工地,只见天色半明半暗中多人围成一团,洪达哥大声对我喊道:“破案了,小队的 被我抓住了,在他的箢箕里发现了钱包。” 小伙子们涨红了脸要打他,被其他人死命拽住。副队长昆达哥点了钱数,分文不差说了声,大家上工吧。此后再也无人提起此事。一月后的竣工庆功大会上,老书记莫名其妙地给我们知青小组发了一面锦旗。回队以后,副队长从未给我派过重活脏活,昆达哥对此从来不言语。

挑堤回队后,桃花源般的生活不再,春耕开始,忙了起来。新来了三位县城知青,再也不可能寄宿在赵妈家了。生产队将旧仓库腾出了两间, 一间作为我们四人的木铺,另一间起了个大灶,还将队里最肥的一块油麻地辟作菜地,算是知青家了。按规定轮流做饭,可苦了我,我从小到大就不会做饭,一下子竟乱了方寸,手忙脚乱,结果还是众人均不满意, 但也无奈,因为谁也不愿多做一顿饭。与他们三位比起来,农活更是不如, 体力差距更大,有一位膀大腰圆者,150斤担子满不在乎,我则从未超过100斤,唯有出勤率占些优势。

一年四季中,双抢时期最热,农活最忙最累,每天 14 小时的劳作中最难熬的是插秧,腰酸痛得实在受不了,只好将胳膊肘靠到膝盖上缓解一下,如此狼狈不堪,当然无法赶上众人的速度,常常在眼见被众人包围之际,会有两位快手青年万国与树清伸过来援手。每天他俩两侧陪伴我, 才不会影响大伙的进度。

好容易捱过了双抢,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听说队里要安排人轮流去湖区割蒿草作肥料,心里想象着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在船上采莲蓬的镜头,心旷神怡的。第一轮回队后,有知青向我叙述恐怖的情景:齐腰身的污泥,铁锥似的钉螺尖角扎透脚板,拇指粗的绿蚂蟥吸满双腿…… 我提心吊胆地等待着,却通知我与茂达、洪达哥俩去湖区捡粪。

第一次泛舟到洪湖,虽没有见到养眼的湖光水色,倒也喜欢上了湖边人家。白天我背着两簸箕,走家串乡拾猪牛鸡鸭粪便,偶尔找人家讨碗水喝,与中年媳妇聊聊家常风俗,获得一时欢娱。他哥俩则撑船去远处找肥源。五天后返程,三人采集的肥料装满船舱,再盖上篾席就寝, 轻风徐来,嗅到的是满鼻清香,听着洪达哥天南海北地神侃,睡得十分香甜。一路回程,欢声笑语,靠岸时,队里的姑娘媳妇们挑着担子欢迎, 装不完的丰收喜悦。

作者简介:武汉一中1968届高中生,1969年到洪湖县曹市区马口公社插队,1972年招工进十堰市花果区102工程指挥部四团 汽车 队。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解放大道

编辑:水手

知青补偿政策是真的吗?

是的。

知青下乡期间视同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1、插队和兵团一样待遇。

2、目前退休金不足每月4000元的,每月补600元;不足6000元的,每月补300元;不足8000元的,每月补100元;超过8000元的,每月补50元。

3、下乡时间不足三年的,按上述档次的百分之80补偿;不足六年的,百分之百,超过六年不满十年的,百分之120;十年以上的,百分之150。

4、各省市可以跟据本地区的财政状况,提高此比例,但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50。

另外:养老金增加可靠消息,每人130元,工龄工资每年3元,再在2014年12月工资的基础上增加4%。去年是3%,提高了1%,还算可以。16日到账。六十岁加二十元。七十岁加四十元。八十岁加六十元。

原创打工故事《知青的岁月—我为打工文学添彩》

我现在坐在北京市广安门南街一座宽敞明亮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的编辑部办公室里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写着新闻稿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不时站起来拉开书柜查找需要的资料,不料一张张散发油墨味的《新莞人》报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拿着《新莞人》报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微风吹过,我身上有一阵凉意。我心里莫名顿生惆怅和思绪……

白天加班加点晚上挑灯夜战

我是一位豫淮北岸一家电视台记者,1995年3月份,正阳县某乡供销社梁某积压3年失效变硬的磷肥5吨,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达不到正规印刷厂印刷商标,冒充“外国磷肥”公开销售,坑害农民。我获悉情况后,立即到彭桥受害者采访,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明察暗访,连夜赶写题为《彭桥乡查处假劣化肥》等新闻稿件寄给编辑部,河南媒体很快做了报道,顿时,在省内引起强烈的反响。领导有意给我穿小鞋,工作不开心,我觉得我应该换个环境,透口气,于是把眼光投向了火热的南方。

1998年,我南下那天,我怀揣着一张大学文凭和十本作品剪集,在东莞市汽车站下了车。

由于丢了身份证,我决定去东莞投奔一个同镇不同村的表哥罗晔,那时他已名声赫赫。我家乡的省报与地区报及县电视台都报道了他在广东《从杂工到业务经理》的成才事迹。一个操粤语的保安看了我的记者证后,仔细审视我的行装,然后盘问我,诸如与经理的关系,当我也同样费了好大的气力才说清我是前来投奔这位已做了经理的乡亲时,保安才拨响了保安室的电话……

就这样在表哥罗晔的担保下进了他那个伟成厂。我说:“表哥,我第一次出远门什么也不会,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还是进车间当普通工人呢知青返乡找人新闻稿?”表哥罗晔却说:“你是记者,当普通工人丢了我的面子,进写字楼当文员吧!”我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进了写字楼。这家厂也不算大,写字楼八个漂亮的女孩子,只有我一个是男子汉。经理罗晔把我带到一位漂亮小姐面前,对她说:“阿玲,我给你带来一个靓仔,在家乡当过记者,文笔不错,忙时可以帮你写一下报告,给客户回回信啦……”阿玲望着我,点了点头说:“好的。”

经理罗晔去了,阿玲对我说:“你的工作是接一接客户电话,招一招工,还要管保安。”说完,阿玲便低着头,对着电脑干她的事。由于表哥罗晔是厂经理,权力大,所以我的工作轻松些。每天上班下班,和大家一起愉快而平淡地生活着。

有一天,保安员刘将军上夜班,凌晨时,偷盗喷油部的工具喷油枪 50把。被村治安队抓住了。因为这件事,老板苏生大为恼火,大骂经理罗晔。经理罗晔为保护自己的位置和以后的安全,以我是主管保安工作的,工作失误为由,炒了我的鱿鱼。

后来老家给我邮寄来了身份证,我只身闯东莞,在《东莞企业风采》杂志社招记者,张子保又进了杂志社当一名拉单记者,当记者半年中花了不少积蓄,没有拉到一个单。

2001年,张子保又应聘到油柑埔兆业厂任生产主管。业余时间,张子保却觉得无聊,精神上感到特别的空虚,放弃了高薪。直到走进充满生机勃勃的嘉利集团,漂泊的心顿时就好像回到了久违的家一样,倍感亲切和温暖。张子保不再为生活感到悲伤和失望,这个厂很重视企业文化,有厂刊、图书室、图书室里订有全国报刊几十家;能有那么多书看,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生活享受了。张子保从一名员工成长为组长、主管、企业主编。

那时候一股打工文学潮正在珠三角地区兴起。

记得2010年8月份,我们厂放假一天。我骑着单车去凤岗书城看书。油柑埔到凤岗不太远,骑着单车并不怎么累人,我独自一人在凤岗的大街小巷转悠,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书店---新风书店。

书店里报刊如林,色彩斑斓,不知哪些书好看。我正在寻找着,突然,我看到一本《南飞燕》,随手翻阅,惊异地发现这本书刊是我早该寻找的乐园,内容丰富多彩,潜心细读,妙趣横生,百看不厌,真是相识恨晚啊!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好喜欢读“本刊推荐”、“头燕高飞”、“情爱百味”、“打工岁月”、“漫游故乡”等栏目。特别是写打工族的悲欢离合的文章,很感人。当我翻到2010年第9期的《南飞燕》时,发现“漫游故乡”栏目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文章《家乡的枣树》,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引得书店看书的人们一阵观看。

在这里打工,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理想和目的,继续从事他的写作事业.公司分给他一套房间,买了一台电脑,白天上完八个小时外,一个人安静地进入文学创作天地……

为了买《江门文艺》、《打工文学》、《打工族》等打工文学杂志,我要赶到邻镇去才能买到,因为本镇没有买的,所以一个来回坐车,就花费了好多钱。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厂里客户来料加工,案板上摊一层报纸,工友们做完货,把报纸就扔了垃圾处,我巡厂发现一份叫《南方工报》的报纸,它的副刊全是打工人写的文章,很贴近打工生活,于是我立即记下地址,接下来的日子“有稿就投”,结果“每投必中”。

那个时候,尽管生活和环境的压力让人透不过气来,但那种创作热情却时时在躯体内涌动。那似乎是一个“革命”的年代,附近的很多打工青年都是文学爱好者,他们习惯了先是随处流浪,积攒生活体验,然后找一份工作,白天加班加点工作,晚上挑灯夜战,写作不断。

右一图中:四川籍青年周崇贤初中未毕业,跑到南方边打工边写作,他已出版《打工妹咏叹调》等15部长篇小说。被广东省作家协会评为广东省新人新作奖,户口、房子国家给他解决了,现在是广东省委青工主席。

那个年代,特别是东莞和深圳是打工文学繁荣昌盛的局面。在深圳,安子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太阳的机会;不定激励了不少打工仔、打工妹。在佛山,四川籍青年周崇贤初中未毕业,跑到南方边打工边写作,他已出版《打工妹咏叹调》等15部长篇小说。被广东省作家协会评为广东省新人新作奖,户口、房子国家给他解决了,现在是广东省委青工主席。,一批批有着我同样经历的打工者,用手中的笔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激情。我们中有人圆了自己的“文学梦”,也有人用手中的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几百万人需要精神文化

东莞的打工者有好几百万人,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需求也提高了。可眼下,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直到现在,仍然缺少一种为我们而生的精神文化,或者更纯粹地说就是“打工文化”。

东莞就只有《南飞燕》一家打工杂志,但在我看来,它办得并不令人满意,比如一些真实反映打工生活的文章,他们不用,这就导致了它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打工生活的原生态。

多一点阳光,少一点灰色。我们不是非要反映社会灰暗的一面,或者现实究竟有多残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们所提倡的“打工文学”中注入文学、思想、艺术三方面的融合,从而正确引导打工者的生活状态,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我来到东莞,那时我还只是工厂里的一名小工,每天在流水线上忙碌;

我在东莞打工几十年了,在一些刊物上也发表不少作品,且也做过内刊编辑,在打工文学圈子里还算小有名气,经常有小青年打电话或发信件,让我帮忙审阅文稿或推荐到杂志社去发表,

慢慢地大家志同道合,都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平台。”我记得有一位文友名叫刘金山提的建议和我说一些心里话,萌发我创办新莞人报的想法。那位文友刘金山说:

当然,很多人都在岐视打工文学,说打工文学背弃了文学的主流。只不过是一些民工的情感日记罢了。这些都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就是低档次文学。换句话而言,打工文学就是城市里的一件破衣裳。请调转一下你们的笔锋。用你们的笔给打工人一点光明。给我们一点温暖吧!我们的灵魂是如此的苍凉。我们的内心又是如此的脆弱。

人在他乡,孤独和寂寞就像是一把剔骨的钢刀。我们用血汗建起座座高楼。却住不进自己建的楼房。永远住的是低矮的工棚。我们像牛马一样,在流水线上累死累活。为的只是用自己微溥的薪水馈赠自己的家人。尽管如此,在异乡,我们还要遭受别人的白眼。白天像个机器人,晚上像人木头人。老板像一台榨油的机器,无情的榨取工人的血汗。当一切,压抑,不公,侵袭着我们的心灵。

这才发现,对于这个城市,我们始终是这个城市的过客罢了。打工几年,我们终就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那里才我们的家,才是我们的根。而对于这座城市,却只能成了我记忆中的故乡。然而,不管我们在这个城市生活多少年,对于这个城市而言,我们永远是异乡人,与这个城市无缘。我的肉身虽然进驻了城市,而我的灵魂却永远都流尚着是农民的血,而生我养我的故乡,却真正的成了回不去的家,呆不住的异乡,回不去的家,而自己真正的家却怎么也回不去了。有一天,当自己回到自己的故乡。已经适应城市生活的我,还能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去田地里侍弄庄稼吗?还能守着那二亩薄田过日吗?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我永远是漂荡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离魂。当然,这是文学的说法。通俗的说法就是----农民工。我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我是农民工,我想,能想出农民工这个词语的人,真是个天才!

当然,打工文学也是在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必然必物。写作是源于打工人心中的呐喊,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对白。这种文字很真诚,使我的心有一种触电般的感觉。一篇篇用血泪凝结成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蘸着血和泪的书写。

张子保邀请文友创办《新莞人》报

2007年8月,刘金山站着开了11个小时机器,终于熬到晚上9点下班,浑身像散了架,躺在床上不想动。

这时,某企业月刊的编辑张子保发来信息,让刘金山参加一个聚会,商量办一份《新莞人》的报纸。

经过艰难的步行,终于来到打工作者聚会的老地方--凤岗镇百昌商场前的空地上。

夏夜的风款款吹来,荡掉了大地多余的热量,明亮的夜空下,星光点点显露,一弯眉月悄挂,刘金山想起了励志歌手郑智化的《星星点灯》

星星点灯,

照亮我的前程,

让一缕光温暖孩子的心…

刘金山远远地看到张编辑,他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脸上带着笑容,眉目炯炯有神,浑身上下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看起来像个蛮有学问的知识分子。

旁边坐着一位面孔忠厚朴实的是陈子健作者,看到刘金山来,俩人慌忙站起来问候我。紧接着,文友孙宜枫也来了,刘金山看到他一脸汗水,大概也是下班后从厂区匆匆赶来的吧!

张编辑先说:”酒菜备好,只等你俩”。

只见窄小的广场铁桌上,有2包咸干花生,1包饼干,4瓶金威啤酒。

张编辑与我们敬酒,把盏仰脖之间,个个笑逐颜开,满面红光,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好烟好酒,但是文友的露天聚会,在宾馆餐厅里根本体验不出这样幸福的感觉。

4支金威下肚,个个威言大发,开始谈论当前的打工文学,以及办报的目的,还谈到打工作家周崇贤、鄢文江、罗德远、郑小琼…

张编辑总结说:我们要用我们的集体智慧办这份报纸,豪情奔放地记录打工岁月;满腔热情地歌领异乡勇者;理直气壮地揭露时代弊端;毫不留情地鞭挞不良老板…"。

陈子健也慷慨陈问:”我们除了年轻、劳力、文学,什么也没有,只有梦想,只有寄托,要借助《新莞人》这个平地耕耘、播种、收获“!

孙宜枫说:”《新莞人》报将成为打工人新的精神食粮、文学圣地”!

刘金山说:“我们都是文学的痴迷爱好者,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新莞人》,让她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

张编辑最后点评:咱们在东莞打工,就叫《新莞人》怎么样?大家商量了一下,一致同意用《新莞人》作为刊名,张子保为总编辑,我们仨为编委,并聘请佛山文学院院长周崇贤、《江门文艺》资深编辑雪月为顾问。大家讲得精彩!现在一部分人认为,经济才重要,文学没前途,这是片面的想法,干什么不能光算钱。文学是什么?是一种心情,一种灵魂不甘被束缚的勇气和激情,一种不肯随波逐流默默承受的心灵体验,一方不受商业污染的净土,虽然从中没有得到权、钱、色、房、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精神却很富有,特别是打工文学,那些含着血泪的文字,并不华丽,却能感动读者,激励他们去改变命运。

每当我发表一篇作品,为人类精神家园增添—朵小花时,我自豪,我骄傲呀!为了使更多打工人明白人生的真谛,感受文学的力量,创刊《新莞人》是时代的呼唤和需求"!......

《新莞人》报》创刊已发行了,没有刊号,没有发行权,但通过各种渠道,两万余份报纸顺利到达了各个阶层读者的手中,都是以赠送的方式发行的,还邮寄了一些给部分省级报纸和杂志。东莞、广州等地的一些民间刊物为《新莞人》报》作了免费的创刊广告宣传;在这里我们要提一下功劳最大的是我们《新莞人》报的编委钟秀,利用不加班的机会做义工帮忙免费把《新莞人》报送到工人手里;还有打工作家李新春打电话请香港文联主席蔡丽双为《新莞人》报题词;有一些读者来电来信对我们的报道提出反馈意见;投稿也很丰富,作者包括一些打工者和一些文学刊物的编辑,还有一些关注打工文学的作家。这说明,大家对我们还是比较支持的,我期待着这份报纸能有更大的影响 。

《新莞人》创刊受欢迎

——汗水泪水凝结成“打工文学”

本报讯:2007年8月1日下午三点钟,《新莞人》创刊出版的消息率先在《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东莞电视台》《侨乡之声》作了报道。随即,中国文学网、新浪网等40多家文学网纷纷转发此消息,一时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四面八方的电话、邮件不断骚扰青年作家张子保出版的《新莞人》。才短短5天,仅通过网络宣传,2000份《新莞人》抢购一空,逐渐增至5000份……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气浮造的年代,立志写作、投身文学的人太少了,不少人宁可花三四十元买瓶酒喝,也不肯花一二元买书看报!《新莞人》为何热情?他的出版为何如此牵动读者,特别是千万打工读者的心了?

因为,这《新莞人》上的打工文学原汁原味,有血有肉,记录了新莞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史,我们的宣言:新莞人在异乡像主人一样活着!关注低层打工群体!为漂泊的人生作证!其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着各个阶层人士……

《新莞人》是命运抗争的一面旗帜,是催人泪下的呐喊,是从心底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因为真实,所以嘹亮,因为真实,所以充满力量。

正如羊城晚报集团《创业》杂志打工诗人罗德远为本刊题词所写:

我们是铁骨铮铮的漂泊者

高举流浪的旗帜勇往直前

我们拒绝诱惑拥有思念

我们曾经沉沦我们又奋起

我们遭受歧视但我们决不抛弃自己

青春的流水线上

我们用笔用沉甸甸的责任

构筑不朽的打工精神

通向我们的幸福理想家园

愿这些温暖的诗歌照亮您孤寂的心灵,愿所有的打工朋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幸福理想的家园。

下面是各大媒体文学编辑对《新莞人》的评论: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说:“看到文友张子保寄来的《新莞人》,那些含泪泣血的文字,却感动着我,我好像又回到当年知青草根低层文学的时代。”

《打工族》编辑孙春云评论说:“你们加班很晚,业余时间和文友办报,精神可嘉可贺!”

《江门文艺》责任编辑宋世安说:“东莞市政府给各位打工仔、打工妹改名新莞人后,你们办报快,马上办一个《新莞人》报。”

热心文友苏春燕、孙宜峰、钟秀、张建卫、罗青、彭一瑾等人评论说:“那些含泪泣血的文字,并不华丽,却可以感动着我们,激励我们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当看到我们的文章发表时,给精神文明增添晓花,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

......

《新莞人》报出了第二期,在这期间,我拿到了香港的和北京的部分赞助,这使我信心大增。我说,其实在上海、北京等打工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打工文学仍然广泛流传,创作群体中有打工者,也有职业写手,很多作品的影响力很大,读者市场也很庞大。,中央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作了报道。

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打工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我认为,在这15余年的打工生涯中,我见证了东莞打工文学发展的点点滴滴。我深知,在打工文学式微的今天,杂志以及报纸的前景不会太乐观。他更加关注自己的报纸在这片曾经让打工文学火爆一时的土壤上,能否触动沉寂多时的打工文化,成为促其突围而出的一股力量。

那段时间,打工文学火爆一时,它有特殊的读者群和创作群,是打工者群体中最需要的,也是最能反映打工者心声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一批批充斥着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的非法刊物,大大降低了打工文学的格调,也搅乱了整个文学市场,使得一些著名的杂志刊物不再为打工文学提供阵地,甚至有些编辑只要看到这类题材的稿件,不用考虑就扔了。他们误解了我们的意思,我们的思想阵地也在逐步地丧失。当时,我自己好不容易从打工者行列中跳出龙门。

我的成绩不一般的突出,上级领导独眼慧珠提拔到首都某媒体

天道酬勤。在集团里,张子保当上了企业报的主编。李老板慧眼识珠,把张子保挖到他身边当助理员。就这样,张子保在党支部内提了不少的合理化建议,为党支部出谋划策。

对外宣传张子保有一套经验,张子保采写的《当善良被利用之后……》和《垃圾婆献爱心》小说改成的小品,组织人员两个月的排练和演出,还制订阶段训练目的与选材计划,同时还要考虑选择风格多样的作品穿插排练,使排练工作始终保持新鲜感。小品《垃圾婆献爱心》被省政府评为优秀奖,市政府评为二等奖,报送央视台主办的文艺晚会荣获三等奖。党支部年年被省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的经验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中央高层贺国强到东莞视察时,并亲自接见李老板,并说,你们的先进的党支部经验全国推广。”说完后并合影留念。

在这中期间,是我发表文章的黄金时期,我一心为创作。张子保在全国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发表文章达200多篇,获全国大奖8个,省级奖6个。被报社领导看中,张子保进了南方都市报做一名卧底记者,再者张子保还为中央纪委提反腐建议10条,采用5条,后被伯乐李梅社长发现了我,经她推荐我进了北京媒体工作。

在这10年里,张子保学到了许多了书本难以学到的知识。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反腐记者,怎样做卧底保护自己等先进经验,在记者联谊会上,向同行介绍了经验。这不,最近他和社长到美国(美国之音)去学习反腐经验。

10多年来,节假日别人搂着妻子拉着孩子走亲串友休息游玩,我则是开着车东奔西跑忙采访,晚上到单位附近小饭店吃了饭,我又伏案写稿直至深夜。每到北京兄弟单位交流,我更珍惜这当面向老社长请教的短暂时光,从不借机游风景,逛市区,常在招待所通宵改稿。迷人的故宫、风水宝地的十三陵、八达岭长城、西山八大处 、潭柘寺 、白云观等名胜古迹对我还是陌生的去处。

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从南方报道卧底小组开始他就不断的这样告戒自己,做好自己的每一个新闻选题和稿件。从一个普通反腐卧底记者做起,我无数次的奔跑在通往新闻现场的路上,稿件开始被搬到媒体的头条,现在他从普通记者提升到副社长、社长。这令我很是亢奋。这个职业给了我一种久违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10多年过去了,在新闻界前辈的帮助之下我逐渐的成长起来,玩了命似的工作也终于得到了圈内的认可。回首当年,这,也许是他唯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罢......

本文主人公简历:

张子保,资深媒体人,河南省正阳县人,毕业于河北大学传播学院学系,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多家刊物编委、网站的版主、顾问和评论家,从1992年起开始反腐,因多起特殊案件维权,曾多次受到中共中央高层领导的亲切接见并给予高度评价。他在多年的工作中,共发表评论、纪实作品若干,从上任到现在曾用多个笔名曝光已处理中央级省级50名高级贪官。被人民群众评为:“反腐勇士,群众的贴心人!”

《撰稿:刘明辉》

上海知青忆黑龙江:难忘黑河那片土地

作者:薛黎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雨历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有幸在1969年5月25日,16岁那年就参与了那场史无前列的上山下乡的运动,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来到了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德都县太平公社长庚六队插队落户。

那段青春年华是人生最为宝贵的时光,正是读书长知识的时候,也是一个爱做梦的年龄,但我们不得不中途辍学,到祖国的边疆、偏远的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走上了人生路途中一段极为艰难的旅程。

那个时我连0-1== -1也不懂的小女孩,却被冠之知识青年,也不知道天高地厚,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天真的以为自己真的能拯救 社会 ,改造农村,缩小城乡三大差别.....

勤劳善良的六队农民

长庚六队远离长庚大队,偏处一隅,没有电, 也非常的贫困,但他们还是接纳了我们这些城里来的青年,教育了我们,同时也养育了我们。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尽可能地给了我们最大的关怀。生产队给我们腾出了二间大房子,男女知青各一大间。给我们配了一位做饭的老乡,准备了充足的柴火。那时农民生活主要以小米为主食,我们上海知青吃不惯,把小米叫鸟食,生产队的领导尽量照顾我们多吃点白面,黑面等细粮,土豆终年不断,使我们这些远离了上海、远离父母的小青年,得到了生产队领导和乡亲们的许多关爱、帮助,使我们增添了在农村长住下来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做各种农活,还经常把轻的活留给我们上海知青干。

所有这一切,多年过去了,还历历在目。工作之余、闲暇时间我会时时想起当年的吕队长,老保管员,会计,向大哥,马大哥,张亚俭,吕小平这些当年的小姐妹们。

多年来,只要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上登有黑龙江的新闻、消息我都会认真观看阅读,听到黑河地区的边贸搞的很好,我会非常高兴,因为这能满足一下我的思乡情节。

到春天了,我会想起,该播种了,该刨坑种玉米、削土豆块种土豆了;当城里持续的阳光灿烂时,我会担心天老不下雨,造成土地干旱,影响出苗率,影响植物生长;我忘不了那年复一年的春耕,夏锄,秋收,打场,运粮,打柴;忘不了村中那口我们天天挑水喝的水井;忘不了夏收时那金灿灿的麦田;秋天那成片成片的苞米、黄豆、土豆田......;忘不了下雨天天边那大片大片的云层成线成排的雨景(因为这种景色在上海城里是看不到的);更忘不了我们居住多年的泥草屋。啊,黑河,长庚六队----我千百次呼唤您,我的第二故乡!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也千百次的在心里祝愿我的第二故乡,乡亲们能尽快脱贫,走上富裕之路。

在艰苦的岁月中成长

来到长庚六队,我们就面临着黑暗,要熟悉煤油灯的使用,晚上看一会儿书,早上一摸鼻子里全是黑的,经常不小心还着了火,烧了衣服、被子,还有把头发烧着了是经常的事。因为火小不够亮,为了看清书里的字,就要紧凑着煤油灯看书,我的额前头发流海被点着是经常的事。接着我们遇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全体知青不论男女都皮肤溃烂,脚上生疮,时间一长,真是恶臭难闻,还有我们严重的掉头发,我的一头浓密的头发就在那时掉没了,从此我就告别浓发,只顶稀发了。地处小兴安岭的黑河,冬天极其寒冷,最低温度达零下46度,当没柴火时,或为了节省柴火时,外面零下46度,室内零下20多度,真是非常的冷,躺在被窝里,被头上却被哈出的气结成冰覆盖着。夏天兴安岭的大蚊子、比苍蝇还大的吸血牛牤常常袭击我们,使我们疼痛不已。其他的如,缺手纸、肥皂、等日用品就不用说了。离开繁华的大上海,来到边疆农村我们接受的第一课,艰苦的生活这一课,就已经使我们刻骨铭心了。

我们1969年5月底到生产队,正好是春播季节,下地干活的第一课是刨坑种苞米,一垅地2里长,我拿着小锄头刨坑,一天要干10个小时,一天下来手就打起了大血泡,当时是春播季节,时令不等人,农活非常紧急,种土豆,种小米,种糜子等等,每天象打仗一样(当时就小麦是机播的)。割麦子季节又是一个艰苦的时光,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一天要干13小时的活,每年到了割麦季节我都会受伤,小镰刀把腿碰着了,把手割破了是经常的事。秋收时黑河地区已经很冷了,在寒风中,在冷雨中我和大家抢收苞米、土豆、等农作物,第一次在国庆节时秋收,又冷又累的我想起了上海这时正是全体放假,全市大游行庆祝国庆,晚上看烟火的幸福时光,禁不住第一次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在村里走动经常遇到狗叫,六队家家户户养狗,我是个怕狗叫的人,因此农村5年在这方面我遭罪不轻,5年中被狗咬过许多次,那时也不懂什么狂犬病,也从没打过狂犬针,所幸没有生什么病,的确是我不幸中的大幸。

在长庚六队农村插队落户5年,经历了长期艰苦的劳动锻炼,从原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青年到在艰苦的岁月中生存了下来,我们付出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我们走过了一条比他人更艰难的崎岖道路。 在远离上海,遥远的边疆、农村,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使用极为原始的劳动工具,不遗余力地挥洒着汗水,贡献了我们的青春血泪乃至生命,我们经受了深刻的磨难,我们稚嫩的身心在那时开始走向成熟。

令人欣慰的是农村劳动如此艰辛,可并未磨灭我们的奋斗进取精神和信仰,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懂得了多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敢于吃苦,不怕困难。当我们千百万知青回到城里时,就成了各个工厂、机关抢着招工的对象,因为我们是最勤奋的能吃苦的一代劳动者。

三次逢凶化吉 遇难呈祥

在黑龙江的10年,我遇到过许多次人生的危机,比如一早去大队路上看到了一只狼;还有被狗咬过数次等等,其中大的事件有三次,现回忆如下:

70年冬季的一天,我和一位上海男知青跟一辆马车上山去拉木头,当装满了木头的马车在回家的下山路上,突然发生了马惊,青松岭马惊的一幕出现了。当时下山的路上,到处是被砍伐的树墩子,辕马随时会绊倒,而困在辕马和车之间的我也随时面临着由于辕马绊倒,导致车翻而使粗大的木头滚落下来把我砸死的危险,那位年轻的车老板高大哥,用尽了一切办法和浑身的力气来阻止受惊的马奔跑,但没有用,马仍在狂奔,危险正在步步逼近,最后车老板下了杀手锏,稳、准、狠的一鞭子把那匹受惊马的一只眼睛打瞎了,终于使疯狂奔跑的马停了下来,我也由此获救了。再看路上,好险啊,仅2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粗大的木桩子,可以知道惊马到此,必会造成辕马绊到、车翻人亡的惨剧。事后常使我不禁唏嘘万分,我这条命好玄啊。至今我都没有忘记这位救命恩人,他不顾一切的救我,那正确的一鞭子,还有那匹为我而牺牲了一只眼睛的马。那时一匹马是很值钱的,可以顶50-60头猪。

70年夏天麦收时节,当时中苏关系紧张,经常有巡逻、站岗、放哨、抓苏修特务的任务下达。我当时是生产队的民兵付排长,女民兵班长,那天到公社开会布置任务说有一批苏联特务潜伏进来,要在国庆节前刺探情报,搞乱 社会 ......,大部已被我公安局抓获,有三个漏网分子已向我德都境内走来,要我们各公社、大、小队严密警戒,关注,务必抓住苏联特务,保我边防和国家的安全、保卫麦收大会战。公社开完会,我16里路火速跑回六队(那个年代是没有车的,到大队,公社去开会一律走路步行打来回),告诉队长,马上布置岗哨。那天是给麦子打场,任务紧急,要通宵给麦子脱粒,还要火速运到县粮库,不巧天刚下过大雨,低洼处积水, 路上出现泥泞,使运粮车陷在低洼处不能动弹。当时已经半夜12点了,我们女民兵班刚下班,因为我们已经干了12小时,该休息了,男同胞们接替我们上班继续给麦子脱粒,抽不出人手去修路,我为了完成抢收麦子这个大会战,决定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作风,率领刚下班的女民兵班去修路。当修了有一个小时的路时,我们突然发现山冈上有个人影,而且不走大道,走田埂,我们对他喊话,"喂,那里没有路,路在这边"咦,人不见了,我当时头大了,想起白天公社布置的抓苏联特务的这件事了,马上率领12位女同胞分四组包围那片苞米地,一边派人马上到队里汇报,增派男民兵来抓"特务"。很快,我们通过搜索缩小了包围圈,围住了这个男人,我冲在头里,因为怕他有枪伤了别人,我是班长,理应保护我的战友,经过一番较量挣扎,我们卸了他手里的铁锹,扁担等物件,把他绑起来了,男民兵到了,就把他押到大队去了,我们继续修路,使运粮车顺利通行。后来才知道,他不是苏联特务,是个偷麦子的农民。所以对我来说是一次逢凶化吉,因为若他真是特务,当时我冲在头里,我肯定第一个死是无疑的了。

我的第三次生命危机发生在1977年12月底,我在爱辉县西岗子陶瓷厂工作,我单身一人居住在厂办公室里,那时正是寒冬腊月之时,我到县里参加文革后第一次高考,一周后回到工厂,因寒冷而拼命烧炉子,结果半夜12点半我煤气中毒,碰巧我倒下时叫喊了三声,被厂里一位65岁的打更老工人老王大爷路过厂办公室时听到,及时地又救了我一命,我又一次活了过来,再一次从死神那里逃了出来。

多年来我一直怀念着这二位救命恩人。想想也真是太巧了,我在黑龙江数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的确是很神奇,也很传奇,它是我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后 记

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农村5年我也勤奋地向农民乡亲们学习,劳动,工作,自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给困难农民家挑水,劈柴,给他们读报,写信等,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各级领导和老乡们给了我许多荣誉和表扬。1972年2月6日我18岁那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知青标兵,参加了县、地、省知青标兵代表大会,受到县、地、省领导的接见,参加了黑龙江省上海知青向上海人民汇报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团。还担任了一些领导工作,县妇联付主任、公社民兵付营长、大队民兵付连长、六队民兵付排长、女民兵班长、知青点负责人;1973年10月我荣幸地通过考试被推荐到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就读中专,毕业后我又一次放弃了留在市里工作的机会,仍不忘对黑土地的那份 情感 ,坚决要求回到边疆工作,被分配在爱辉县西岗子陶瓷厂,后因工作努力,被晋升为付厂长,县工业党委委员;1977年冬国家恢复高考,我考进了辽宁省鞍山钢铁学院;1982年2月我本科毕业,终于分配回到了阔别14年的故乡-上海参加工作,在市政府机关工作,后评为主任科员,工程师;1988年随丈夫到深圳工作,长期从事证券研究工作,开专栏股评,并定居在深圳;现我已退休闲赋在家,仍醉心研究我的宏观经济课题。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痛苦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将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现在我果然体会到了这美好的回忆,这逝去的岁月使我懂得了它,那遥远神奇的土地使我如此魂牵梦绕,怀念不已,我们曾把人生最美好的,仅仅一次的如火青春、如花年华献给了它。

在那段磋跎岁月中,我们不仅在肉体上得到艰苦磨练,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洗礼,今后,什么人生苦难坎坷都不可能难倒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风雨征程向前迈进!

青春无悔,在我的人生里程碑上将永远记载着这一段难忘的历程,也永远不会忘记黑河那片黑土地!

(作者系黑龙江省黑河地区爱辉县上海知青)

当年云南日报报道的;我爱上了边疆的一草一木的上海知青朱克家近况这种问题都回答不了

我爱上了边疆的一草一木,首先是刊登在红旗杂志上的。各大报纸都是转载它的。其实这篇文章不是朱克家写的,正因为这篇文章,后来断送了朱克家政治生命。他被判刑出狱后分配在云南一平浪煤矿。一个老工人看他人还算老实,把女人嫁给了他。

发表评论

访客 游客 2023-03-24 · 回复该评论
恩里克的旅程》读起来象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特稿中采用小说的叙述格式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平淡,通过埋伏笔,设悬念抓住读者。特稿的标题制作和文章开头的五六百字一定要使读者产生阅读惯性或阅读

访客 游客 2023-03-24 · 回复该评论
时代背景下的大问题以微观角度来剖析,纵深的看,注重新闻的题材与时代背景的结合,避免空泛的说教。如《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的创刊号文章《最后的粪桶》是以了解返城知青生活状态如何的大背景下讲述北京返城知青掏粪工人的生存状态,报道真切地表现了为都市喧嚣与冷漠所遮蔽的善良情怀,以及他们的自尊与敬业精神,引

访客 游客 2023-03-24 · 回复该评论
,经历了长期艰苦的劳动锻炼,从原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青年到在艰苦的岁月中生存了下来,我们付出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我们走过了一条比他人更艰难的崎岖道路。 在远离上海,遥远的边疆

访客 游客 2023-03-24 · 回复该评论
仍然广泛流传,创作群体中有打工者,也有职业写手,很多作品的影响力很大,读者市场也很庞大。,中央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作了报道。 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打工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我认为,在这15余年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