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和机械单元德育渗透_工具和机械单元德育渗透的区别
作者:hacker | 分类:网络黑客 | 浏览:194 | 日期:2023年02月10日苏科版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题
学习物理工具和机械单元德育渗透,就是要探究物质工具和机械单元德育渗透的原理工具和机械单元德育渗透,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的单元检测即将到来,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苏科版物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科版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科版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福建漳州)人体内的杠杆大多是由肌肉和骨骼组成的。图1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广东深圳)小明在东湖边看到以下四个画面,其中哪一组用到省力的机械()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山东菏泽)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3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4.如图4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一②一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5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P,用一个跟杠杆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6.(湖北黄冈)李华同学利用如图6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
B.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
C.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D.物块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7.(成都)如图7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5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5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此可知( )
A.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m/s
B.0~10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2700J
C.0~8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84J
D.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0W
8.如图9所示是小明自制的弹弓,小明站在楼上用20N的力将弹弓的橡皮筋拉伸15cm,将质量为20g的小石块沿水平方向射出20m,弹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m,关于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弹射石块时,对石块做的功为3J
B.橡皮筋弹射石块时,对石 块做的功为4 00J
C.橡皮筋对石块没有做功
D.石块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1.4J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
9. (江苏徐州)如图10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 ______(填“靠近”或 “远离”)墙壁.
10.一根质量为500g长度为1m的木质拐杖在O点被支起,支点离左端0.2m,拐杖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图11所示,若在O点处将拐杖切断,则______端质量大.如果把平躺在地面上的拐杖拿起来,转动后恰好能使得右端着地,则提升拐杖时,需要做功________J。
11.如图12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0战斗机在国庆阅兵中的展示,起飞时的质量为1.5×104kg,发动机用1.2×105N的推力使飞机在10s内前进5000m,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N,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2. (江苏徐州)如图13所示,将一块1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用50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__________,此时效率为_________,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13.(福建厦门)如图14所示,用同样的轻绳(不计绳重)和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使用装置中机械效率_______较高,使用乙装置_______能省力。(均选填“一定” 或“不一定”)
14.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15)。绕在 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103N ,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_______N 的建筑材料,实际使用该滑轮组 最多只能 吊起5.4×103N 的建筑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题6分、16题8分、17题12分、、18题12分)
15.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 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6. (江苏苏州)(6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7中甲、乙、丙、丁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 (正确/错误)的.
(4)接着, 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17.如图18,弹簧秤重力不计,动滑轮效率为75%,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以5c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N,求:
(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在4s内做的功和拉力F的功率.
苏科版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 1. C
2. C 点拨:钓鱼竿是费力杠杆,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3是动滑轮可以省力,4是斜面,可以省力。
3. C 点拨:不计滑轮组的摩擦,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两个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不同.当提高相同的高度时,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较大.若G1 = G2,提高的高度相同,则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故甲滑轮的总功小于乙滑轮的总功;根据 知,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不计滑轮组的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其中G1表示物体的重力G2表示动滑轮的重力),由此可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故提升不同的物重,机械效率不同。
4. D
5. C 点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力臂是水平方向,刚开始时重力的力臂很小,因而是省力杠杆,后来重力力臂大于动力臂,成为费力杠杆。
6. B 点拨:图中滑轮与物体一起移动,是动滑轮,AOB的动力臂比阻力臂大,是省力杠杆,由于要克服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机 械效率一定小于100%,物体露出水面前,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7. C 点拨:由图知水泥桶在10s内上升了3m,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v= =0.3m/s,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3×3m=9m,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F=(G轮+G物)/3=(285N+15N)/3=100N,拉力做的功:W=Fs=100N×9m=900J,在0~8s内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2=vt=0.3m/s×8m=2.4m,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 的功:W=Gh=285N×2.4m=684J,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3v=3×0.3m/s=0.9m/s,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P=Fv=100N×0.9m/s=90W.
8. D 点拨: 橡皮筋推动石块时,有作用力,并且在伸长 的15cm的长度上都一直有作用力,但作用力的大小改变,不是始终为20N,因此做的功不等于3J。而飞行20m时,橡皮筋没有作用力。下落时重力的大小为0.2N,而重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7m,做功1.4J。
二、9. C ;200;靠近
10. 左; 4 点拨:左侧的重心离支点较近,力臂较小,因此重力较大,拿起时需要提高的高度为0.8m,做功W=Gh=0.5kg×10N/kg×0.8m=4J .
11. 1.5×105; 500; 6×107
12. 斜面;80%;10点拨:有用功为W=Gh=100N×0.4m=40J ,总功为W=Fs=50N×1m=50J,额外功为10J,而W额外=fL,10J=f×1m;f=10N。
13. 甲;不一定 点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一定省力,当滑轮重等于物体重力时,不能省力。
14. 1.8×104N;要克服摩擦、滑轮的重做额外功 点拨:当滑轮合成滑轮组时,关键是判断动滑轮以及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的股数,根据动滑轮的定义,钓钩上的滑轮为动滑轮,绳子的股数为3,则根据滑轮组省力的原理, 得: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 重及摩擦等,所吊的最大重力为G=3F=3×6×103N=1.8×104N.而实际使用中由于摩擦、滑轮和钓钩的重力、绳子的自重等,所吊的物体比计算的要小。
三、15. 如答图1 点拨:力的方向与力臂垂直,且动力作用在杠杆上,重物使得杠杆顺时针转动,则拉力方向要使得杠杆逆时针转动。
(1)控制变量法;(3)甲、丙;相等;甲、乙;正确.
16. 解:(1)由于考虑机械的效率,所以滑轮两边两股绳子的拉力并不相等,弹簧秤的读数反映上边那股绳子的拉力,下边那股 绳子的拉力与A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可知,滑轮移动距离是A物体移动距离的一半.据 ,得 ——①,对于动滑轮,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②,由①②联立,可得 ,得 。
(2)在4s内,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
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谁更先发明
机械技术更先发明
1,电子技术发展史
中国是最早发现电、磁的,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库仑在 1785 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 1820 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 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以后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上,楞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 1833 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楞次定则)。其后,他致力于电机理论的研究,并阐明了电机可逆性的原理。楞次在 1844 年还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分别的确定了电流热效应定律(焦耳 - 楞次定律)。与楞次一道从事电磁现象研究工作的雅可比在 1834 年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从而证明了实际应用电能的可能性。电机工程得以飞跃的发展是与多里沃 - 多勃罗沃尔斯基的工作分不开的。这位杰出的俄罗斯工程师是三相系统的创始者,他发明和出三相异步电机和三相变压器,并首先采用了三相输电线。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麦克斯韦在 1864 年至 1873 年提出了电磁波理论。他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888 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但实际利用电磁波为人类服务的还应归功于马克尼和波波夫。大约在赫兹实验成功七年之后,他们彼此的分别在意大利和进行通信试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883 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现了热效应,随后在1904年弗莱明利用这个效应制成了二极管,并证实了管具有“阀门”作用,他首先被用于无线电检波。 1906 年美国的德弗雷斯在弗莱明的二极管中放进了第三个电极——栅极而发明了三极管,从而建树了早期技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集成电路的第一个样品是在 1958 年见诸于世的。
2,机械技术发展史
简单工具
在远古代时代,人类就已经使用了简单的机械,如杠杆、车轮、滑轮、斜面、螺旋等。
公元前3000年,在修建金字塔的过程中,人类就使用了滚木来搬运巨石
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里亚留学时,从埃及农民提水用的吊杆和奴隶们撬石头用的撬棍中得到了启发,发现可以借助一种杠杆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并且发现,手握的地方到支点的这一段距离越长,
古希腊人将滑轮归类为简单机械。滑轮最早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
阿基米德用螺旋原理将水提升至高处,也就是今天螺旋式输送的“始祖”,
公元1世纪,东汉的杜诗发明了水排,其中应用了齿轮和连杆机构。这是利用水利进行冶金的鼓风设备,卧式水轮由水利驱动带动大轮转动,曲柄机构带动木扇给冶金炉鼓风。水排的出现,标志着发达机器在中国汉代已经产生。
龙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的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它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
古代指南车采用了齿轮传动系统,其中应用了齿轮系的原理,其发明者马钧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简述德育的意义
问题一:简述德育的意义,任务,内容 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具体任务如下: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问题二:德育的意义 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
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 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 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
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问题三:简述学习职业道德课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首先明确爱岗敬业的地位。它是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便谈不上具有其他的职业道德。 其次,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职业发展的前提。爱岗敬业的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勇于创造,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再次,爱岗敬业能够促进行业发展。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本单位、本行业的发展。本单位、本行业的利益与从业人员的利益是一致的。 最后,爱岗敬业能够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每个人都爱岗敬业,做有道德的人,必定会形成良好行风和社会风气,各行各业都形成爱岗敬业的好风气,必定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问题四:论述德育的基本功能,并说明当前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 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 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 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第213页。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 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性功能、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 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 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 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 ,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 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 ,就有多少功能。必要性:“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问题五:简述中国和道德的重要意义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问题六:简述道德的含义及其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生的;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首先,劳动实践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其次,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劳动实践起作用的,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动力。另外,劳动实践的创造推动了道德的产生。 (三)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道德是对利益的调节,而利益关系和矛盾是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关系中的。没有社会关系,就不会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不会有道德的发生。只有在伦理关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存在调节和规范的问题。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分工,是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的关键。 (四)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因。首先,人类生存的需要是道德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了调节人们的利益需要,最初便形成了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缓和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其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不再是社会利益的主要矛盾时,由人们的发展的需要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就会成为道德所要调节的主要内容。 (五)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人类的意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一是表现在它使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服从于人的需要;二是表现在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所形成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